前几天十大杠杆炒股平台,汽车圈炸了个大新闻:日本老牌车企三菱宣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。这个 100 多岁的企业,早在中日建交后就来中国打拼,整整 52 年了,最后还是没能撑下去。这事儿一出来,好多人都在琢磨:以前风光无限的日系车,难道真的要不行了?
说起来,三菱的历史可长了。19 世纪 70 年代就起家做船运,后来慢慢搞起了矿业、银行这些生意。1917 年造出第一辆量产车,正式踏入汽车行业。这么多年下来,技术上确实有两把刷子,比如发明了防震车轴,还造出带涡轮增压的柴油车,在全球市场都挺有名。
刚进中国那阵子,三菱可是相当厉害。上世纪 80 年代,靠着过硬的发动机技术,跟沈阳航天三菱、东安三菱这些企业合作,好多中国自主品牌的车都用它家发动机,一度占了国产车的三成,那叫一个风光。旗下的帕杰罗越野车,因为性能好,特别受中国人喜欢,在越野圈长期是大哥级别的存在。
可风水轮流转,这几年三菱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2019 年,它跟雷诺、日产的联盟闹起了矛盾,内部乱糟糟的,搞得三菱发展受阻,对中国市场也没那么上心了。更要命的是,现在大家都在搞新能源车,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都占一半了,三菱还在守着老掉牙的燃油车技术。它最后推出的电动车阿图柯,说白了就是换了个标的广汽埃安 V,没什么自己的真本事,大家都觉得它在糊弄事儿,自然没人买账。销量一路跌,工厂开工率 2022 年就只剩 16%。到 2023 年 3 月,干脆不造车了,10 月说要退出整车业务。2024 年 7 月,广汽埃安花 1 块钱就把它的工厂买了下来。今年 7 月,连发动机合作也终止了,三菱算是彻底跟中国市场说再见了。
三菱走了,其实是整个日系车在中国不好过的一个缩影。以前日系车因为省油、耐开,在中国卖得特别好,丰田、本田、日产这些牌子长期是销量榜前列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看 2024 年的销量,丰田卖了 177.6 万辆,比上年少了 6.9%;本田更惨,才卖 85.2 万辆,跌了 30.9%,是 2014 年以来最少的;日产 69.6 万辆,跌了 12.2%,创了 2008 年以来的新低。
为啥会这样?新能源车的崛起是个大原因。现在中国自己的新能源车品牌,像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城这些,发展得特别快,电池、智能驾驶这些技术都很厉害,车也越做越好。就说比亚迪,2024 年卖了 427 万辆,把日产、本田远远甩在后面,还进了全球销量前十。可日系车在新能源车这块跟不上趟,还在使劲搞燃油车和混动。虽然它们的混动技术确实省油,但中国政策更偏向纯电车,混动享受不到啥好处,竞争力就弱了。而且中国品牌的插混车,能跑 1000 多公里,城里开能用纯电,又便宜又方便,日系混动根本比不过。
除了跟不上新能源潮流,日系车自身也有问题。以前大家觉得日系车省油耐开,现在国产车也做到了,这点优势就不明显了。还有人说日系车动力不够,满载爬坡、超车的时候特别费劲。配置也不行,同价位的国产车早就有真皮座椅、座椅加热、360 度影像这些了,有的还送终身免费流量,可日系车有时候连倒车影像都得加钱选装,座椅还是手动调的,方向盘是塑料的,屏幕也小。安全方面也有争议,有些车在国内外的安全测试里表现差挺多,大家对它们的信任度也打了折扣。
不过话说回来,日系车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。丰田、本田这些牌子技术底子还是有的,品牌也有号召力。比如丰田就打算在上海建雷克萨斯电动车工厂,2027 年投产,还让中国人当总经理,想更懂中国市场。但日系车要想重新火起来,必须赶紧搞新能源车,多投钱研发,做出更多中国人喜欢的新能源车,同时把配置、安全性提上去,改善口碑。
三菱的离开给日系车提了个醒:汽车行业变化这么快,不进步就只能被淘汰。要是日系车不赶紧调整,以前的辉煌可能就真的没了。但也不能说它们就彻底不行了,毕竟技术和品牌摆在那儿。以后日系车能不能在中国重新站起来,还得看它们自己的了。
(文/Myevcar 文风)十大杠杆炒股平台
信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